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七美徵一日黃金導遊 薪水5萬

還記得澳洲大堡礁曾經以半年薪水450萬台幣徵求島主來拉抬觀光嗎?澎湖七美仿效這樣的手法,推出黃金導遊徵選,導遊工作只有一天,但薪水是5萬台幣,想參加的民眾得拍攝5分鐘短片介紹自己。

透過短片介紹自己的特色,這樣的徵選方式,澳洲大堡礁用過,這回澎湖第5大島七美也要仿效。

七美全島總面積不到7平方公里,最有名的景點是這個以礁石一塊塊堆疊的雙心石滬,當然也有不少民眾喜歡在這個小台灣景點駐足,還有頂隙風景區的大片玄武岩,為了推動觀光,七美鄉公所決定徵求一日導遊,只要年滿18歲都可以參加。

自我介紹的影片得在8月底前po網,累積人氣,人氣最高的前幾位再經過面試,中秋節時,就要由最幸運的黃金導遊義務帶領遊客遊覽七美一天。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解說導覽實務:望安花宅古厝(一個花心中的村落)

由仙史宮走澎34號公路經過東安村、西安村最熱鬧的「中街」往北走,沿途經過望安國小、望安國中與西安水庫後,花宅聚落就在眼前。民國35年,澎湖 縣政府以花宅位處望安島中部,改名中社。聚落大致以中央地勢較低的山溝為界,以北稱「小花宅」,以南則稱「大花宅」,並以「花心」為基準區分聚4 個甲頭,分別為「頂寮」、「下寮」、「尾寮」及「山仔后」。有關「花宅」之名,清代初期已見於志書的記載。依據地方耆老的說法,該村中央有一座小山丘名為 「花心」(又名:山仔尾頂),花心的周圍有數處小山丘:村落西北方有虎頭山、天台山;東北方有風門山,東南方有紅母前,南方有尖山仔。這些山丘有如花瓣環 繞著花心,故稱該村落為「花宅」。花心也被當地居民視為信仰與風水的聖地,避免在花心上耕作、動土建築等。如同澎湖其他村落,花宅人口外流情況相當嚴重, 且外流的時間也十分早,因此大部分的傳統建築得以保留下來,聚落形式也保存著古樸的形式,然而隨著時間的遷移,許多傳統建築也日益倒塌損毀。

民國92年,「世界文化紀念物基金會」公布世界100個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花宅被列入守護計畫名單中,這也說明了花宅足以作為300多年前台澎地 區漢人移民聚落的代表。花宅鄉親也於民國94年成立「台灣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為花宅聚落的保存盡一份心力。民國95年12月27日澎湖縣政府正式公 告花宅為「望安花宅聚落」。花宅聚落的傳統民宅有四櫸頭、二櫸頭、單伸手等各種不同的類型,其中也包含「日式風格」的建築。在花宅的古厝群中,最顯眼的莫 過於有80年歷史的曾家古厝,書卷造型的窗戶,紅磚砌成「曾」字形窗櫺,都是當年曾家祖先對子孫的期許與匠師獨到的創意。而曾家後代共同擬定公約出資修護 保存先人的產業,令人敬佩。

聚落內還有許多公井,提供昔日居民飲用水來源。花宅媽祖宮、五府千歲廟、蕭府公祖廟,以及隸屬基督教長老教會的花宅禮拜堂,是聚落的宗教建築。每年 例行性的廟會活動以元宵節最熱鬧,元宵節從農曆正月十三開始到十八結束,遶境要看神明指示,沒有一定的路徑,有村裡的,有時也會繞到村外,去其他村子。花 宅的廟宇也會參與望安各地「交陪廟」的重要慶典。

資料來源:http://www.walkingtaiwan.com/content/county/city_POI.asp?ids=89&jid=17&bid=5

發布者:曾惠玟同學(小貓)以下是組員們的心得喔!!!!!!!

選擇花宅作為介紹是因為大家對於馬公也就是本島的景點有較多的認識,
 而充滿人文古蹟氣息的望安是較少有人補充的。


‧花宅的建築特色往往讓我們替旅客講解的時間花上整個在望安島上的一半,
 文字窗、竹簡窗、立棺、女兒牆....等等。都讓我們為在兩百多年前的先感佩不已。


‧而當地曾盛產一時的文石,偶而還能看到幾位老伯在販售,外表樸實無華而內在卻
蘊含光輝,正如中社(花宅)社區一般,外表古樸,其歷史內容及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義大利 皮恩札 丟起司「CACIO AL FUSO」遊戲

皮恩札 丟起司「CACIO AL FUSO」遊戲
皮恩扎(Pienza是義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的一個市鎮,毗鄰蒙塔爾奇諾,被稱為「文藝復興都市生活的試金石」。 



皮恩扎也是聞名的羊奶酪。走進任何奶酪店,有很多品種可以選擇。佩可里諾來自羊字 - 佩可拉在皮恩扎當你不說話的奶酪。佩可里諾是一個相當新的流行詞,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此之前,奶酪被稱為'cacio',其實很多地方在托斯卡納還有事引用cacio - Proceno,一間客房的城堡被稱為 Cacaia,奶酪製作 /存儲空間。皮恩扎的佩可里諾可以出售新鮮,中老年人或成熟。隨著年齡的奶酪它改變在口味和一致性,但在質量。




 
皮恩札在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CACIO AL FUSO」,一個滾動奶酪競爭。
參加此遊戲的皮恩札男士們,因為當地自豪的佩可里諾起司(Pecorino)受到大家喜愛,回應這份熱情認真地玩遊戲。起初只是偷偷摸摸在自家廚房裡,後來大大方方在城鎮中央廣場玩。
乍看之下,這類遊戲似乎跟保齡球或射飛鏢很像,但是他不單單只是撞擊或接近目標即可。起司滾過的路面以及是否能否繞目標一圈都很重要。其遊戲包含了碰運氣的成分。







 

資料來源:
http://www.suite101.com/content/pienza-italys-utopian-city-a352622#ixzz1IzeuOlrS
http://rubbahslippahsinitaly.blogspot.com/2007/09/fiera-del-cacio-il-cacio-al-fuso.html
時報出版 小栗&東尼的冒險紀行 來去義大利 小栗左多里&東尼拉茲洛

發文人:劉昱汝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威尼斯的船 - 貢多拉 (Gondola)


【威尼斯的船】
河道遍佈的威尼斯,「船」當然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威尼斯有各種不同的船,搭載乘客的公共船、運送商品的貨櫃船、按表跳價的計程船、還有消防船、警船等五花八門的船隻,而且連載垃圾的垃圾船也出現在運河上。在眾多的船隻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貢多拉(Gondola)
【關於貢多拉】
歷史悠久的貢多拉,在十一世紀時總共有超過一萬艘,是威尼斯貢多拉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貢多拉是貴族們用來炫耀財富的方式之一,因此每艘船隻都裝飾地非常奢華動人,從坐墊的布料、點綴的絲綢、船身的雕刻,每一處小細節無不經過巧思設計。現今扁平的黑色船身,雖然不如往日豔麗,不過還是比獨木舟高級很多就是了。



仔細觀察貢多拉,船身是不對稱的用來平衡划槳的力量。船夫通常都穿著條紋上衣,黑色長褲,比較帥氣的還會帶黑色墨鏡,年輕的船夫身材瘦長短綣髮,吃力的划著槳,有時還會在大運河對撞,險象環生。
1562年以前,本來貢多拉的裝飾及顏色千奇百怪,因為比較財富的作風不好,共和議會決定船身一律塗成黑色,這樣的決定,到如今來看卻是威尼斯的一大特色。
貢多拉的造價昂貴,也只有位於威尼斯本島的造船廠製造,所有的尺寸是制式的規定,長36呎,寬5呎,其特色有船尾的金黃色裝飾、海豚尾巴的變形體和像來自羅馬帝國時代的大帆船等等。


資料來源:

發文人:劉昱汝

威尼斯嘉年華會-威尼斯面具,每一張都有靈魂。


威尼斯嘉年華會


【起源】
威尼斯嘉年華會的起源於西元1162年,為慶祝威尼斯國(Venezia)對抗Ulrico的戰役勝利,最大的慶典在聖馬可廣場。從十五世紀開始變成了一種社交活動,一個全民參與的威尼斯狂歡大會,十五世紀正是威尼斯最鼎盛的時期。從17世紀以來始終盛況空前,威尼斯嘉年華會是恣意享樂、異國氣氛、神秘艷情的,400多年來,嘉年華會依然在威尼斯的水巷間散發著誘人的色彩。每年慶祝舞會之盛大與氣氛之靡麗輝煌,充分展現這個小國家當時的繁榮景象,雖然僅是蕞爾小國,威尼斯當年可是通往中國的重要門戶,多少神奇的香料、絲綢、瓷器從這個海港流入,富裕的威尼斯商人把東方的神秘奇想散播到歐洲,而威尼斯本身也成為通往夢想的起點,威尼斯的舞會也是爭奇鬥艷:巨賈、貴婦、東方來的大象、牛隻聚集在聖馬可廣場,空前的盛況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動】
聖灰瞻禮日(Shrove Tuesday)當天(也就是聖灰星期三前一天),街道、人行道及運河上則到處充滿戴面具瘋狂慶賀的人,除了各式各樣的面具舞會,另有船隻遊行,場面浩大。最後一天,則以高空燦爛的煙火結束嘉年華所有活動,大家共同迎接四旬齋(Lent)的到來。在嘉年華會期間,最熱鬧的就是聖馬可廣場,時時刻刻上演著中古世紀的華麗排場。附近的店家,早已擺出各式面具、戲服,供遊客隨時換裝。街頭的彩繪化妝師更將臉當畫布,幫遊客設計出最具特色的「臨時面具」。威尼斯嘉年華,既然稱為「面具節,參與者必須盡情發揮像力,揮灑豐沛的創意,才能深刻感受節慶帶來的歡樂。一副副精緻的「面具」,是嘉年華真正的焦點。此時的威尼斯,在每個人的臉上,在媒體影像上,到處可見虛掩著眼睛、特別設計過的面具,非常有趣。面具藝術家的創作力,使得每個人的裝扮都是最特別的。節慶的第一及最後一個周末,是最精采、最有看頭的時候,讓你在面具下盡情享受一場忘我的歡樂時光。在這11天的活動期間,整個威尼斯瀰漫在群眾狂歡的氣氛,一場場生動的宴會在這老城陸續上演。18世紀式富異國情調的絢爛服飾,跟著人群遊走在威尼斯城。




威尼斯面具,每一張都有靈魂
早在18世紀以前,法律允許威尼斯人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裏帶著面具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論男女,上街總是戴著面具,披上斗篷。
傳統的威尼斯面具製作材料為紙,基本材料有粘土、石膏和膠水。原始的白面具製作好後,藝術家們會用金、銀、黃等各種明快的顏色涂畫,再用閃光的金箔、毛皮、絲絨、寶石、錦緞等小玩意兒裝飾,金光燦燦,絢麗奪目。
威尼斯面具講究即興的藝術,任由藝術家憑著靈感發揮,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很難找到完全一樣的面具。面具的價格也取決於鑄模師的工藝精湛程度和裝飾物的複雜貴重程度。
威尼斯的面具也有很多種類,比如Bauta是一種覆蓋在整個臉上,下顎輪廓清晰硬朗、沒有嘴巴但有很多裝飾物的面具。而這種半臉的Bauta,只遮蓋從額頭到鼻子和上臉頰的部分,既可以隱藏身份,又很容易交談、用餐和飲水。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吧,也許為了保護自己,也許為了扮演某個角色,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為了去欺騙別人,而是免於別人惡意的窺探和傷害。戴上面具,我們學會了微笑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兒,學會了拒絕與偽裝。戴著面具,方知道苦中有笑、笑中有淚才是人生。又或者,戴上面具後的我們,才認清什麼樣子是真正的自己。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裏,其實有些人戴著面具活也沒什麼不好,也許只是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好一些吧。只是,依靠面具而活的人生,註定是悲哀的人生。




【面具DIY】


資料來源:

發文人:劉昱汝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好文分享~培訓另一種超級解說員】

種程度上,想把解說員訓練和解說組的組織予以制度化和架構,就好像在談要教一個人變成畫家或音樂家一般地空泛。但在另一方面,這卻又像創立藝術學院,讓一門原本抽象無所據的學問,擁有一個集中醞釀的場所,是同樣地重大深遠。
大哥聽完周順軍介紹蕨類的精彩演講後,曾感慨地說道「解說這種東西是沒辦法教的」。花蓮前分會長廖美菊老師也有類似之歎。
實 如此吧! 遇到大軍這種天生的舞台高手,的確會讓人感歎,即使排課讓他們來傳授這些技巧給解說班學員,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但另一方面,我寧可相信:"解說沒有辦法 教,但是可以學"。事實上,這樣的信念正是所有教育的根源--人類根性或有不同,我們仍努力地用適當的方法,幫助每個人本其天性良能不斷地成長,以發揮其 尚未盡現的潛能。
想,這也就是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之所以要說:"沒有不能教的學生,只有我們還沒找到的方法"(好像是他說的吧)的精神吧。
然我們都敢嘗試要把因無知而破壞山林荒野的人,藉由解說和體驗改變成支持環境保護的一份子,當然也可以把一個個熱情而志願投身的解說員,教育成更有力量的超級解說員。
時候了。 協會四年來累積了國內前所未有的規模。就自然解說員的培訓來看,雖然跌跌撞撞,始終未定一型,卻也獲得了別人少有的經驗。現在,該是協會解說組提出遠景, 發願培養屬於協會的「超級解說員」的時候了。不是今年或明年要產生,而是放眼未來三、五十年國內自然解說的可能發展,為協會開始儲訓十年、二十年後可以養 成的「超級解說員」。
台灣的自然解說領域中,荒野不是最早、最有經驗的,目前也不敢說是最好的(雖 然偉文已多次收到外界的肯定),但卻是極(甚至可說是"最")有條件和資源架構更深遠的解說員成長之路的團體。另一方面,若單以「圈養荒地」的中心思想來 看,當然也不一定非把荒野弄成台灣自然解說教育的重鎮不可;但對於我們從事環境理念推廣,散播協會的思想,乃至未來跨足國際(自然及文化解說員在國際上是 有一定的定位的)而言,發展解說組的長遠架構,具有相當大的意義。要不要這樣做,沒人強迫,我們可以選擇。但若選擇做下去,我們將可開始構築另一個夢,一 個意義深遠的夢。
曉得有多少解說員在自然解說這條路上感覺到自己到達一個瓶頸。無 論如何,我有這樣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雖然經歷過不同的生態環境,學習運用藉由觀察、讀書、聽演講、乃至道聽途說而來的種種資料,確可帶領出動人的解說內 容或體驗活動。但在一次次參與者的笑容和肯定背後,我卻始終陷於相同的格局。我知道我已克服只講物種名稱的階段,也知道自己能突破傳授自然知識的窠臼,還 知道自己某種程度上能引導人們對自然有所感動(不過這點還是有點難,實在不是那麼有把握)。說得誇張一點,基本方法懂了,只要有時間找資料、思考、探路、設計,就是南北極也可以辦辦活動。
是我還是想思考,如何才能突破現在的「格局」。
講了半天,到底要突破什麼格局? 塑造出什麼樣的「荒野超級解說員」呢? 大家應該可以想像一個青澀的解說員賣力地解說一棵構樹的名字和果實的區分法(也許再加上一點科別特徵),和徐老師那常常神來之筆地讓大家嚐嚐構樹果實的滋 味,講講他小時候調皮的往事,三不五時摻雜一點生態史上悲慘的故事,讓參與者時而專注,時而滿足,時而感傷的差別。不過這也不是我這次絞盡腦汁最想突破的 格局問題。徐老師是荒野的超級解說員,但我還需要另一種共同建構的超級解說員組合。
筆至此,先中斷一下。念茲在茲不敢或忘的是大自然教導我們的道理-尊重生命的多樣性。而這也一直是偉文提醒我們,協會應努力地去包容各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力量。所以提及此點,是要強調,以下所言之塑造向上的架構,並不是要否定基層。而是「niche」,是角色的分化,以期用不同的長才,組合出更大的力量。我想探討的是,除了增強個人解說或感染參與者的能力,以成為第一線的超級解說員之外,還有什麼樣的超級解說員。
為上述第一線超級解說員的方法之一,是飽讀群書,行萬里路,又能對一定點四時觀察,持續數十年,日日放開感官,享受自然的洗禮。於是一隊遊客在其引領之下,享受自然之美,一一加入關懷環境的行列……乃至一一繳交會費!
我更想提的是一個聽起來有點" 商業化",不過我覺得更該用"企業化"以稱之的例子。這是我從直銷業聽來的故事,頗有可效之處。大家可否一起來想想,當我們用傳統的遊俠游擊法對抗財團組 織化、企業化的破壞力量時,有沒有也用企業化組織架構來訓練「解說大軍」,以便更有效率地"傳播理念、移風易俗"之可能?
事是這樣的:熊媽媽家境清寒,以分派海報維生。於是辛苦地背著一袋「荒野超商」的海報挨家挨戶地送。有一天,她想了一個方法:她一面派報,順道就把人家信箱裏不同的傳單抽了幾張回來。那天下午,她請了個假-- 派海報也無所謂請假啦,不過就是不送罷了。然後,她依著抽回來的海報的地址一一造訪……那天晚上,她跑到丐幫總舵找了個八袋長老……第二天,只見她身上背 著開著八口的大布袋,塞著不同商號的海報傳單。每到一個信箱,同時分發「荒野超商」、「荒野旅行社」、「荒野書局」……等八家的海報。
實上,我也不相信她在一天內的收入會因此增為八倍。但可想而知的是,她所得的倍數將超過辛苦的倍數。直銷商拿這個故事來說明「倍增市場」,說明系統化擴張的力量。
這個故事想分享的想法是,荒野不但該不斷地訓練解說員,而且要訓練「訓練解說員」的解說員,然後還要訓練「訓練「訓練解說員」的解說員」的解說員,再訓練……說個大白話,也就是組說組要做幹部訓練,要建構中間將全體解說員系統化串連成一個共同成長組織的中層及高層幹部。
一山是協會三年前新加入的解說員。由於他個人的努力,和協會提供的實務機會,他的解說功力一天天進步。如今他帶起隊來,所向披靡。足以讓隊中的十名遊客時而笑得人仰馬翻,時而哭得慷慨激昂。一場活動下來,十個參加的隊員都繳錢參加荒野保護協會。
二 水和孫三毛也不錯,就是個性內向了點,所以平均只能感動七個參與者入會。不過兩人轉而擔任定點觀察的小組長,共同領導十個組員探察「花果山」。期間,參加 協會所辦的各種幹部訓練,學習「如何使定點小組組員從組長身上學到更多解說實務」。於是一年下來,也讓這十個初級解說員學到感動率三成的境界。結果是這樣 的一個團隊合作下來,一次可以感動三、四十個人入會。而且,趙一山明年再進步,也是感動十個人,頂多有兩個志願成為「永久會員」,但錢、孫這一組大家一起 成長,一人進步一成,就變成一役五十人的團隊。更何況還有後年,還可以把後起之秀拉拔起來再開一組,訓練另外十個新新解說員。
抱歉,用這麼現實而世俗的數字來舉例。不知大家是否會覺得我們這麼有氣質的團體,怎麼可以用這麼鄙俗的尺度來衡量? 不過就算不用企業化的組織力量,我們仍必須對抗許多企業化的破壞力量? 偉文認為解說最重要的是要「有效」。除了個人的解說有效,解說組的組織也可以更有效吧。
構解說組的企業化組織並不是要獨尊錢二水,否定趙一山。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有人就不想當幹部,不想當組長,終其一生只想為荒野擔任一個第一線的解說員。這種解說員,我們尊敬都來不及。其實這裏所提的效率,是基於一個硬生生的事實:我們有定點觀察組要運作、要傳承;有一代代的解說員要培養、要成長;有解說員訓練班、自然觀察班要開辦、要推廣;有分會要經營、要發展。這一切都需要解說組不同層級,不同角色的中堅幹部來協辦。所 以,我們該探供錢二水學習如何帶領定點觀察小組的十個組員去引領一百個遊客感動。再進一步培訓孫三毛順利接任小組長,以便錢二水進一步受訓接任分會的解說 組總組長,以他的經驗領導所轄的十個定點觀察小組的一百個解說員繼續去感動一千個遊客。而我們仍慶幸我們有趙一山,並且可以隨時邀請他來幫各定點小組長們 上上「我如何讓群眾哭笑失常熱情入會」之類的課程。
在我們該開始做的是培訓幹部,傳承經驗。每一個我們個人在這條推廣環境保護觀念的路上都是侏儒,充滿無力感。但當我們站在彼此的肩膀上時,便能凝聚成巨人。
許 這三、五年內,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從荒野培養的五百名解說員中,找出五十個願意負起傳承的責任的人,接受相關的訓練和輔導,成為一位優秀的定點小組長,健全 各組的成長和學習。再從這五十個小組長中,培訓出十位有實務經驗又有遠見的分會解說組總組長,領導各分會的解說活動推廣方針。而這十位總組長,也彼此有互 相溝通交流,繼續成長的管道。
可否認的,制度化的過程會阻礙創造力和變異性。而此二者也正是解說訓練中一再強調的珍貴天賦。我想,這將是我們永遠的難題,是 我們選擇匯聚力量抑或放任個體的兩難。如何把大家組織起來,在共同的編制和認証基礎上,仍鼓勵各分會、各小組、各解說員發展出個別的次文化,還是一件很重 要的工作。或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培養屬於小組的專長、特色,再利用研討會的機會,讓大家交流彼此的經驗、心得和展望。藉以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建構屬於荒 野保護協會自然解說教育的新格局。
待三十年後,我們同時擁有一大群趙一山和錢二水兩類的超級解說員。
PO文組員:曾惠玟
轉載自:http://interp.sow.org.tw/interpret/24%208804%20super.htm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解說導覽實務 組員

解說導覽實務 觀休二甲

曾惠玟 1098411033

吳浣寧 1098411048

許仕泓 1098411015

劉昱汝 1098411016

趙逸哲 109841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