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解說導覽實務:望安花宅古厝(一個花心中的村落)

由仙史宮走澎34號公路經過東安村、西安村最熱鬧的「中街」往北走,沿途經過望安國小、望安國中與西安水庫後,花宅聚落就在眼前。民國35年,澎湖 縣政府以花宅位處望安島中部,改名中社。聚落大致以中央地勢較低的山溝為界,以北稱「小花宅」,以南則稱「大花宅」,並以「花心」為基準區分聚4 個甲頭,分別為「頂寮」、「下寮」、「尾寮」及「山仔后」。有關「花宅」之名,清代初期已見於志書的記載。依據地方耆老的說法,該村中央有一座小山丘名為 「花心」(又名:山仔尾頂),花心的周圍有數處小山丘:村落西北方有虎頭山、天台山;東北方有風門山,東南方有紅母前,南方有尖山仔。這些山丘有如花瓣環 繞著花心,故稱該村落為「花宅」。花心也被當地居民視為信仰與風水的聖地,避免在花心上耕作、動土建築等。如同澎湖其他村落,花宅人口外流情況相當嚴重, 且外流的時間也十分早,因此大部分的傳統建築得以保留下來,聚落形式也保存著古樸的形式,然而隨著時間的遷移,許多傳統建築也日益倒塌損毀。

民國92年,「世界文化紀念物基金會」公布世界100個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花宅被列入守護計畫名單中,這也說明了花宅足以作為300多年前台澎地 區漢人移民聚落的代表。花宅鄉親也於民國94年成立「台灣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為花宅聚落的保存盡一份心力。民國95年12月27日澎湖縣政府正式公 告花宅為「望安花宅聚落」。花宅聚落的傳統民宅有四櫸頭、二櫸頭、單伸手等各種不同的類型,其中也包含「日式風格」的建築。在花宅的古厝群中,最顯眼的莫 過於有80年歷史的曾家古厝,書卷造型的窗戶,紅磚砌成「曾」字形窗櫺,都是當年曾家祖先對子孫的期許與匠師獨到的創意。而曾家後代共同擬定公約出資修護 保存先人的產業,令人敬佩。

聚落內還有許多公井,提供昔日居民飲用水來源。花宅媽祖宮、五府千歲廟、蕭府公祖廟,以及隸屬基督教長老教會的花宅禮拜堂,是聚落的宗教建築。每年 例行性的廟會活動以元宵節最熱鬧,元宵節從農曆正月十三開始到十八結束,遶境要看神明指示,沒有一定的路徑,有村裡的,有時也會繞到村外,去其他村子。花 宅的廟宇也會參與望安各地「交陪廟」的重要慶典。

資料來源:http://www.walkingtaiwan.com/content/county/city_POI.asp?ids=89&jid=17&bid=5

發布者:曾惠玟同學(小貓)以下是組員們的心得喔!!!!!!!

選擇花宅作為介紹是因為大家對於馬公也就是本島的景點有較多的認識,
 而充滿人文古蹟氣息的望安是較少有人補充的。


‧花宅的建築特色往往讓我們替旅客講解的時間花上整個在望安島上的一半,
 文字窗、竹簡窗、立棺、女兒牆....等等。都讓我們為在兩百多年前的先感佩不已。


‧而當地曾盛產一時的文石,偶而還能看到幾位老伯在販售,外表樸實無華而內在卻
蘊含光輝,正如中社(花宅)社區一般,外表古樸,其歷史內容及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義大利 皮恩札 丟起司「CACIO AL FUSO」遊戲

皮恩札 丟起司「CACIO AL FUSO」遊戲
皮恩扎(Pienza是義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的一個市鎮,毗鄰蒙塔爾奇諾,被稱為「文藝復興都市生活的試金石」。 



皮恩扎也是聞名的羊奶酪。走進任何奶酪店,有很多品種可以選擇。佩可里諾來自羊字 - 佩可拉在皮恩扎當你不說話的奶酪。佩可里諾是一個相當新的流行詞,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此之前,奶酪被稱為'cacio',其實很多地方在托斯卡納還有事引用cacio - Proceno,一間客房的城堡被稱為 Cacaia,奶酪製作 /存儲空間。皮恩扎的佩可里諾可以出售新鮮,中老年人或成熟。隨著年齡的奶酪它改變在口味和一致性,但在質量。




 
皮恩札在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CACIO AL FUSO」,一個滾動奶酪競爭。
參加此遊戲的皮恩札男士們,因為當地自豪的佩可里諾起司(Pecorino)受到大家喜愛,回應這份熱情認真地玩遊戲。起初只是偷偷摸摸在自家廚房裡,後來大大方方在城鎮中央廣場玩。
乍看之下,這類遊戲似乎跟保齡球或射飛鏢很像,但是他不單單只是撞擊或接近目標即可。起司滾過的路面以及是否能否繞目標一圈都很重要。其遊戲包含了碰運氣的成分。







 

資料來源:
http://www.suite101.com/content/pienza-italys-utopian-city-a352622#ixzz1IzeuOlrS
http://rubbahslippahsinitaly.blogspot.com/2007/09/fiera-del-cacio-il-cacio-al-fuso.html
時報出版 小栗&東尼的冒險紀行 來去義大利 小栗左多里&東尼拉茲洛

發文人:劉昱汝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威尼斯的船 - 貢多拉 (Gondola)


【威尼斯的船】
河道遍佈的威尼斯,「船」當然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威尼斯有各種不同的船,搭載乘客的公共船、運送商品的貨櫃船、按表跳價的計程船、還有消防船、警船等五花八門的船隻,而且連載垃圾的垃圾船也出現在運河上。在眾多的船隻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貢多拉(Gondola)
【關於貢多拉】
歷史悠久的貢多拉,在十一世紀時總共有超過一萬艘,是威尼斯貢多拉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貢多拉是貴族們用來炫耀財富的方式之一,因此每艘船隻都裝飾地非常奢華動人,從坐墊的布料、點綴的絲綢、船身的雕刻,每一處小細節無不經過巧思設計。現今扁平的黑色船身,雖然不如往日豔麗,不過還是比獨木舟高級很多就是了。



仔細觀察貢多拉,船身是不對稱的用來平衡划槳的力量。船夫通常都穿著條紋上衣,黑色長褲,比較帥氣的還會帶黑色墨鏡,年輕的船夫身材瘦長短綣髮,吃力的划著槳,有時還會在大運河對撞,險象環生。
1562年以前,本來貢多拉的裝飾及顏色千奇百怪,因為比較財富的作風不好,共和議會決定船身一律塗成黑色,這樣的決定,到如今來看卻是威尼斯的一大特色。
貢多拉的造價昂貴,也只有位於威尼斯本島的造船廠製造,所有的尺寸是制式的規定,長36呎,寬5呎,其特色有船尾的金黃色裝飾、海豚尾巴的變形體和像來自羅馬帝國時代的大帆船等等。


資料來源:

發文人:劉昱汝

威尼斯嘉年華會-威尼斯面具,每一張都有靈魂。


威尼斯嘉年華會


【起源】
威尼斯嘉年華會的起源於西元1162年,為慶祝威尼斯國(Venezia)對抗Ulrico的戰役勝利,最大的慶典在聖馬可廣場。從十五世紀開始變成了一種社交活動,一個全民參與的威尼斯狂歡大會,十五世紀正是威尼斯最鼎盛的時期。從17世紀以來始終盛況空前,威尼斯嘉年華會是恣意享樂、異國氣氛、神秘艷情的,400多年來,嘉年華會依然在威尼斯的水巷間散發著誘人的色彩。每年慶祝舞會之盛大與氣氛之靡麗輝煌,充分展現這個小國家當時的繁榮景象,雖然僅是蕞爾小國,威尼斯當年可是通往中國的重要門戶,多少神奇的香料、絲綢、瓷器從這個海港流入,富裕的威尼斯商人把東方的神秘奇想散播到歐洲,而威尼斯本身也成為通往夢想的起點,威尼斯的舞會也是爭奇鬥艷:巨賈、貴婦、東方來的大象、牛隻聚集在聖馬可廣場,空前的盛況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動】
聖灰瞻禮日(Shrove Tuesday)當天(也就是聖灰星期三前一天),街道、人行道及運河上則到處充滿戴面具瘋狂慶賀的人,除了各式各樣的面具舞會,另有船隻遊行,場面浩大。最後一天,則以高空燦爛的煙火結束嘉年華所有活動,大家共同迎接四旬齋(Lent)的到來。在嘉年華會期間,最熱鬧的就是聖馬可廣場,時時刻刻上演著中古世紀的華麗排場。附近的店家,早已擺出各式面具、戲服,供遊客隨時換裝。街頭的彩繪化妝師更將臉當畫布,幫遊客設計出最具特色的「臨時面具」。威尼斯嘉年華,既然稱為「面具節,參與者必須盡情發揮像力,揮灑豐沛的創意,才能深刻感受節慶帶來的歡樂。一副副精緻的「面具」,是嘉年華真正的焦點。此時的威尼斯,在每個人的臉上,在媒體影像上,到處可見虛掩著眼睛、特別設計過的面具,非常有趣。面具藝術家的創作力,使得每個人的裝扮都是最特別的。節慶的第一及最後一個周末,是最精采、最有看頭的時候,讓你在面具下盡情享受一場忘我的歡樂時光。在這11天的活動期間,整個威尼斯瀰漫在群眾狂歡的氣氛,一場場生動的宴會在這老城陸續上演。18世紀式富異國情調的絢爛服飾,跟著人群遊走在威尼斯城。




威尼斯面具,每一張都有靈魂
早在18世紀以前,法律允許威尼斯人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裏帶著面具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論男女,上街總是戴著面具,披上斗篷。
傳統的威尼斯面具製作材料為紙,基本材料有粘土、石膏和膠水。原始的白面具製作好後,藝術家們會用金、銀、黃等各種明快的顏色涂畫,再用閃光的金箔、毛皮、絲絨、寶石、錦緞等小玩意兒裝飾,金光燦燦,絢麗奪目。
威尼斯面具講究即興的藝術,任由藝術家憑著靈感發揮,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很難找到完全一樣的面具。面具的價格也取決於鑄模師的工藝精湛程度和裝飾物的複雜貴重程度。
威尼斯的面具也有很多種類,比如Bauta是一種覆蓋在整個臉上,下顎輪廓清晰硬朗、沒有嘴巴但有很多裝飾物的面具。而這種半臉的Bauta,只遮蓋從額頭到鼻子和上臉頰的部分,既可以隱藏身份,又很容易交談、用餐和飲水。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吧,也許為了保護自己,也許為了扮演某個角色,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為了去欺騙別人,而是免於別人惡意的窺探和傷害。戴上面具,我們學會了微笑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兒,學會了拒絕與偽裝。戴著面具,方知道苦中有笑、笑中有淚才是人生。又或者,戴上面具後的我們,才認清什麼樣子是真正的自己。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裏,其實有些人戴著面具活也沒什麼不好,也許只是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好一些吧。只是,依靠面具而活的人生,註定是悲哀的人生。




【面具DIY】


資料來源:

發文人:劉昱汝